2022年的国庆,我和子凌去了一次南太行,但因疫情原因,只爬到了半山腰就被迫下山了。今年五一本打算出游,但刚换了新公司,五一最终决定在家紧急学习业务技能。今年端午前看到了草履虫发布了南太行的开团帖子,于是毫不犹豫的报了名。并且下单了新装备。
我之前背的神秘农场已经咸鱼卖掉了,手里没有登山包,趁着这次机会,买一个短途户外背包。精挑细选,最终选择了小鹰的云层24。考虑到我的相机终于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,顺手又剁手了马小路的一款轻型三脚架。

草履虫开团到端午前三天只有8个人报名,需要15人才能成团。我又搜了几家北京的户外组织公众号,挑选了一个叫北京户外网的,他们正好也有南太行的路线。询问了客服,有二十多人已经报名,确定能成团。费用880一个人,比草履虫还便宜。
6月7号集合出发
原计划6月7号我还在天津出差,提前请了假,6月6号星期四晚上就先回北京了。在家收拾了好久的行李,相机是必须带的,雨衣也是必须带的。短袖和内裤,带了3套。云层24真的不耐装,装了衣物和相机就满满当当了,所以食物我只带了能量胶,还有好多东西最后也没带上:花露水没带、发胶也没带。
7号下午4点我就出发了,怕路上堵车。结果6点就到了,一样也早到的是另一个队友,他是河南安阳的,这次打算走完南太行直接回家的。7点半大巴车到了,上车,点名。
这次的领队叫大波,在车上发言的时候断断续续的,好像了话筒的问题,开始他说的内容我全都没听到。然后就是介绍环节,有人提议,大晚上的,看不见长什么样,不如明天再介绍。
今天的计划是晚上先坐大巴到石家庄的一家酒店住宿,明天一早再继续前往河南。大概在晚上十一点多,到了石家庄,酒店配置还不错。我就和一同早到的那位河南队友拼了房。
时间不早了,洗澡这一步就省了,反正在家已经洗过。明天的计划是5点半退房吃早餐,6点发车。
6月8号
前往南太行
因为我早上有拉屎的习惯,所以5点就起床了。
从房间的窗户看到停在路对面的大巴车
5点半下楼,领了可以拿在车上吃的早餐,两个包子和一杯小米粥。
大巴车就停在酒店对面。拿了早餐过马路上车,早上困意还浓,没胃口吃早餐,在大巴旁边站了会清醒清醒,顺手拍个朝阳。

开车后,大家都在睡觉,很安静。大概到了8点钟,领队开始讲话,介绍今天的行程。今天我们会继续坐车前往河南,大概在10点半到罗姐寨的山脚下,然后乘坐小面包车上山到罗姐寨,在罗姐寨吃过午餐后就正式开始徒步。小面包车的费用另外算,每人20元,罗姐寨的午餐是鸡蛋面,每人15元。

领队介绍完行程后就到了自我介绍环节。
首先做自我介绍的是个学生哥,今年20岁,是团里最年轻的,目前大二,学文学的。
紧接着是一位64岁的退伍特种兵,曾经在部队里是团长,目前还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和散打教练。他是这次团里年纪最大的了,所以我们称呼他为团长。
然后介绍的是一位同样是64岁的退休女军官,和她一起的姐妹也是部队里的,以前在什么卫生院。
还有一位歌手大爷,63岁,退休前是首钢工人。他待会还唱了一首歌暖场。
这么算来,这次团里有五个60后。
接着一位广东靓仔做了自我介绍,说喜欢拍小姐姐。然后是一对来自门头沟的叔侄。
之后轮到我,上去介绍了我工作的行业,兴趣爱好除了爬山还喜欢长途骑行,顺便说了说前年那次没能完成的南太行之旅。
最后是一位北京的老哥做了最后的总结。
结束了介绍环节,领队唱了首水手,试图活跃一下气氛,但每人想继续唱,所以改成蓝牙音箱放歌了。
大约在10点,到了换成面包车的地方,一辆面包车拉6名乘客。
和我拼到一辆车的,有刚才自我介绍的那位学生哥、一位在字节做后端开发的小哥,和我同岁,以及三位女士。和我同一排的女士家里有位在上大学的小孩,食品专业,就和我还有那位开发小哥聊了会学生毕业找工作的话题。
小面包车一路攀爬,开了半小时路程,终于到了罗姐寨。

把行李拿下车,放到客栈外面的桌子上,准备吃午餐。午餐是朴实无华的鸡蛋面,虽说是鸡蛋面,其实大部分是素菜。不过待会徒步主要补充的是碳水,鸡不鸡蛋的无所谓。15元一位,面条是无限续的,我担心吃太饱待会背包腰封勒着肚子难受,所以就吃了一碗。
买了两瓶矿泉水,灌进水袋。空速背负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放水袋要把所有东西拿出来。水袋扣好,水管试吸一下能吸上水。相机拿出来,相机固定腰带穿上,衬衫装包里。准备完毕!
徒步正式开始
从客栈出发,绕过一个峡谷,一路往山里走去。从徒步一开始,所谓的领队就没有走在最前面,领队和收队都在后面收队。
开始走的是大路,然后突然一拐,进入了逃票路线,是一条一路下坡的土道。算不上惊险,但尘土松散,所以比较滑。大家有快有慢,分成了几个梯队。第一梯队的一马当先,早早就冲了下去,我大概是在第三梯队,边拍照边走。
土路接着是石路,沿着干涸的河床往下,再经过一条土路,穿进村子里,就进入了郭亮村景区。
进了村子就是人工铺设的水泥路,相对好走很多。大家也边走边聊天。
突然看到前面折回两个人,说是有查票的。一位北京的老哥就想着再次爬进山里,绕过检票口。
检票的那条路上面是车辆走的大路,下面是下沉一层的行人通道。检票的村民骑着摩托在大路上拦人,看不见下面的行人通道。
主要是我们的穿着太专业了,又是登山杖又是水袋,一看就不是在景区里游玩的游客。
领队让我们分散开走,被抓住了也不要说和我们一起的。我们一帮人鬼鬼祟祟的走过去,发现没人来拦,还窃喜。往前走点,发现还有个查票的,原来前面那个人是假的。而且真正的查票员已经抓住我们的先头部队了,知道我们有一大波人进山。
然后领队就想,大家做电动小火车进去,这样估计就不用查票了。谁知道我们刚上小火车,远处那个查票的就骑着摩托过来了,跟我们说:你们不要想着能蒙混过去,票肯定是要买的。领队就上去跟他砍价。这时群里有人说,从行人道偷偷过去。我们就趁查票的不注意(其实他应该也发现了,只是一个人应付不过来),赶紧从行人道一路静步小跑过去,跑到郭亮炮楼那我已经气喘吁吁。
开始领队和查票的讲价,说我们就二十个人左右,然后一数,就剩了16个人在小火车上了,最后就买了16张票,花了七百多。
郭亮村景区
经过查票点,再走了十多分钟,就正式到了郭亮村。一个很商业的古镇,和全国其它的古镇没有太多区别,都是村民卖东西。在村里自由活动逛了逛,一路走到观景台,大家合了个影,当然我的三脚架就派上了用场。

我的相机刚才一直在用区域对焦模式,但是拍摄的时候着急,忘了选对焦点,导致好多都是糊的。后来广东那位靓仔就跟我说,建议把人眼识别打开,对焦模式要么全域对焦,要么就点对焦。他虽然这次没带相机出来,但以前他出去玩都是帮别人拍照,所以经验比较丰富。
村里游玩结束,正好听到峡谷下面有表演。是个人在绳子上跳来跳去,节目名称叫水上漂。表演结束,就往挂壁公路那走,从挂壁公路一直走到下面的摆渡车。
第一次把相机拿出来,好多设置参数还不熟悉,在挂壁公路那段拍的照片几乎全军覆没,偏光镜也没拆下来,导致快门时间很长,即使对上了焦也糊了。

走到了下面摆渡车处,乘务员又要查票,领队就和她谈,不知怎么谈的,最后让我们上了车。
摆渡车开了十多分钟,到了南坪村。
南坪
下车左手边走过去是今晚住宿的地方,右手边是几个小景点。走累的就先回住宿放行李了,剩下的人去看景点。景点总的来说比较一般,因为是枯水期,即使是“黑龙潭瀑布”这样的景点,也只有一丝流水可以观看。景点不算惊艳,但乐趣在于和队友边走边聊天,大家互相熟悉,谈天说地。
刚才那位广东靓仔,从胶片时代就开始玩相机了,家里还有冲洗照片的暗房,他以前还在影楼工作过。团里年纪最大的那位团长大爷,和团里一个健身教练还有一个小伙子,一路小跑,速通了今天的行程,听说他们三个跑了两个来回。
我在瀑布那再次拿出三脚架,搭配减光镜想给瀑布拍一张长曝光。使用了8档的减光镜,相机自动计算曝光10秒,拍出来的拉丝效果不明显。我以为是曝光时间不够长,又加了一片3档减光镜,曝光时间30秒,最后出来的效果也一般。
看来还是因为水流不够多,瀑布没有水丝,下面池塘倒是拍出了镜面效果。石头上湿润的地方,也是有水流的,所以长曝光之后,打湿的石头也是模糊的,视觉效果不好。
在黑龙潭瀑布下面休息了一会,有几位队友去更远处的一个景点,把包放在这,我们帮看包。等他们折回来,我们就一起往回走了,时间也刚好。
今晚是三个人一间房,我很随意的,和另外两个队友拼了房,一个戴眼镜的老哥,是金融行业的,另一个就是门头沟那对叔侄的大叔,他直接把他侄子卖了,没跟他侄子说就和我们拼了房,说年轻人就是要锻炼锻炼。

住宿条件不错,还有空调。我们把行李拿上来,轮流洗澡,晚上7点准时下楼吃饭。
虽然今天的徒步强度不大,但肚子也挺饿的,晚饭吃的很香。
吃完晚饭,喝酒的人就留下喝酒了。我原本想等天黑下来出去拍星空,但回房间一趟床上就不想动了,还是空调房舒服。
听到了楼下在唱生日歌,原来是那位健身教练今天过生日。我们在房间里和眼镜哥聊了会天,他对汽车行业比较熟悉,虽然工作不是搞汽车的,但是搞金融,需要了解客户的行业,所以他懂的比我还多,不仅懂各个汽车企业的动向,还知道电车电池的先进技术。
等门头沟老哥喝完酒上来,我们又聊了一会,聊到了他的工作。他是干测绘的,北京周边大大小小的山他全部都爬过。后来又聊到为什么玩徒步,因为省钱,但仔细算下来真不省钱。
聊着聊着就关灯睡了,看领队发的路线图,明天的强度还挺大,今晚要好好休息。
0